400 110 1177
部分案例 最新动态 时事热点 老有所为 老有所乐 政策法规 视频资讯 老将出马
站内搜索
当前位置:服务中心 > 信息资讯 >老有所乐 >老人自制200多风筝每天放飞:能离病逝老伴更近

老人自制200多风筝每天放飞:能离病逝老伴更近

来源:    类别:老有所乐    浏览量:...    更新日期:2015-12-28
导读:家住大渡口的康大爷自退休后就与风筝“结缘”,还自己动手做起了风筝。30多年来,他和老伴一起,用旧雨伞、塑料袋、竹条等制作了200多个风筝。老人说,他每天都要到朝天门去放风筝,不仅锻炼身体,还寄托对已故老伴的思念,“希望有一天,200多个风筝能一起飞上天”。


  昨日下午,记者来到大渡口松青路一小区,雨后的天气透着深秋的寒意,让人打起哆嗦,而93岁的康大爷却“扛”着风筝,准备去百花村公园放飞。“上午坐车去朝天门,结果雨下大了就回来了”,康大爷笑着说。

  走进康大爷的房间,记者看到墙角、桌边都堆放着密密麻麻的风筝,有金鱼、老鹰、熊猫、龙……风筝上是形态各异的动物绘画,狭小的房间成了风筝“展览馆”。“屋里放不下了,我就堆积在过道里。”康大爷说,这些风筝都是他亲手制作而成,林林总总共有200多个。

  记者看到,这些风筝算不上精致,甚至有些古朴,都是用传统的竹条搭成“骨架”、用纸张或塑料做“肉”,通过针线缝合、拼接成三角形状的风筝,再用颜料在风筝上进行上色绘画,其中制作材料多为旧雨伞布、广告塑料膜等废弃物品。

  “退休后整日无所事事,发现放风筝也挺好玩,就想干脆自己做风筝。”唐大爷说,66岁退休后,他迷上做风筝,就自己动手制作风筝。“风筝两边的重量,抖线的长短,都很重要。”说起制作风筝的过程,93岁的康大爷滔滔不绝,虽然现在他因右眼白内障无法再做风筝,可做风筝的工序却烂熟于心。

  93岁仍坚持每天放风筝

  康大爷说,制作完成一个风筝最快需要10天,有的甚至要花上一个月。记者看到,康大爷房间里最大的风筝长约4米,宽约1.7米。满屋子的风筝都是康大爷的宝贝,而最让他高兴的,是自己的风筝能飞上天空。

  “一天不去朝天门放风筝,我就浑身不自在。”康大爷说,早些年,他每天都会带着老伴一起去瓷器口、朝天门、茄子溪等地方放风筝,随着年龄的增加,老伴的身体越来越差,他就将朝天门定为固定点,每天早上都会去放风筝。“夏天清晨5点多出发,冬天就7点过再出发。”康大爷说,每天他都要花3~4个小时放风筝,身边的风筝友来来去去,只有自己这么多年,一直坚持在朝天门放风筝。

  说起放风筝的乐趣,康大爷笑称“只有喜欢风筝的人才能体会放风筝的快乐”。“小小风筝却能飞上千米高空,就像鸟儿一样。”康大爷说,看着自己制作的风筝在两千米的高空盘旋,心里就像吃了蜜一样甜。“就感觉它们都变‘活’了!”康大爷说,每天坚持放风筝也锻炼了他的身体,虽已过鲐背之年,自己却无病一身轻。

  想将200多个风筝一起放飞

  “这些风筝都是我和老伴一起做的,我舍不得丢。”康大爷说,虽然家中许多风筝已布满尘埃,变得破旧,但他仍会将它们修修补补,哪怕它们已无法再飞上天空。原来,今年4月,康大爷的老伴贾婆婆因病离世,康大爷每天只能一人外出放风筝。

  康大爷说,他与老伴是同一社区的邻居,两人的老伴都在早年去世,他俩于1997年结为夫妻,是老来伴的黄昏恋。“她这人朴实、能干,家里家外都操持得好。”康大爷回忆说,老伴是自己的“贤内助”,常常帮他打下手做风筝,穿线缝针的活儿都是老伴一手包办。

“我走哪放风筝,她就跟着我。”康大爷说,相伴16年的岁月里,老伴一直都跟随他的身边,如今老伴去世,他只能放飞风筝,表达对老伴的思念。“风筝飞得越高,也许就离她越近……”康大爷说,虽然家中风筝都“尘封”已久,但他一直有个心愿,那就是能将自己和老伴做的200多个风筝一起放飞。

  风筝见证两人的黄昏恋

  贾婆婆的大女儿彭女士说,母亲在晚年找到了自己的幸福,这令三个女儿都非常开心,她们也早已将康大爷当做父亲,两人一起做风筝、放风筝的故事也成为一家人的佳话。

  “老两口比年轻人还前卫,以前每天都是牵着手出门放风筝呢!”彭女士说,风筝成了两个老人的爱情见证,而在母亲去世后,父亲仍坚持每天去朝天门放风筝。“老人有自己想法和心愿,作为子女,我们应该理解和支持。”彭女士说,虽然担心父亲年事已高,经常外出不安全,但他们明白风筝对于父亲的重要意义,因此默默支持着老人,希望他能健康快乐地过好每一天。


分享到:
更多 ->
 
 
3.17.181.122